工作人员为小学生讲解“博物院里为什么有邮局”。□张飒 摄
当千年文物邂逅邮政文化,当厚重历史碰撞潮流创意,河北博物院主题邮局作为河北省唯一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内的特色文化空间,不仅承载着燕赵大地的历史记忆,更以创新形式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亲子家庭、文创爱好者、盖章达人“暑期游”的热门选择。
走进河北博物院南门,左手边的主题邮局外,一张盖章桌前总排着长队。游客们手持风琴本、明信片,争相加盖免费的特色文化章。自开业以来,各类文物主题盖戳本吸引超15万游客购买,成为现象级文创爆款。
明信片墙上,丝绸明信片光泽感十足,还原文物古朴质感;活版印刷明信片则通过凹凸纹理展现博物院建筑与文物的复古魅力;3D光栅明信片光影间的变化,仿佛将千年文物推入穿梭古今的时空隧道。更有“有声明信片打印机”,游客上传照片、录制语音,即可生成专属“时光信件”,寄往全国或寄向未来。
研学活动区,孩子们正认真聆听“博物院里为什么有邮局”研学课程,了解文物与邮票的知识,参与盖戳、填写明信片并寄出的活动。今年以来,河北博物院主题邮局已举办10余场研学活动,参与人数突破5000人次。
学生家长张女士带孩子参加研学活动后说:“孩子在这里盖了章,给邮票设计大赛投了稿,还寄了一枚‘有声明信片’给未来的自己。这种沉浸式文化体验非常有意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河北博物院主题邮局单日客流量峰值达3000人次,单日最高销售额突破6万元,外地游客占比超40%,文创产品复购率高达35%。
2024年,河北博物院主题邮局销售额突破360万元,同比增长67.3%;今年上半年,该主题邮局销售额已超210万元,稳居全省主题邮局业绩榜首。该主题邮局与博物院茶咖联动的“茶香伴河博 相思寄全国”活动,定制2000张杯套明信片、1万套联名明信片,实现引流与创收双赢。
河北博物院主题邮局的火爆,源于其对“文物+邮政”模式的深度探索。该主题邮局深度参与博物院内文物主题活动,6月21日,《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在博物院举行,其中一枚邮票上的篆书正是来自该院国宝级文物中山王厝铁足铜鼎上的篆书铭文。为配合本次邮票首发活动,河北省邮政分公司在现场精心组织了“篆意流芳”快闪文化市集、“中邮·普惠保险杯”中山篆书法大赛优秀作品展等系列特色活动,为游客奉上一场新奇的“邮文化”盛宴。正如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所言:“邮局不仅是文创展示的窗口,更是文化传播的窗口。”